8月 16, 2007

既誇張又優雅






『我想我必須夠誇張,才能讓我的幻想被注意』-------維諾潘頓-------




T5孔雀椅 Peacock chair,1958/59,鋼線系列 鍍鋅鋼線.泡棉橡膠.羊毛織品,丹麥普勒斯林傢俱公司及潘頓設計的燈



大概跟一段時間長期背痛脫不了干係,我對適合坐臥又美麗的椅子有莫名的情感,市面上許多椅子其實不合人體工學;腳搆不到踩踏點、背又沒有舒適的依靠的話,大可猜測這張椅子不合適長久坐在上面工作或悠閒閱讀。至於燈,也是美麗的化身,它可以單獨被觀看被欣賞,開燈後也讓光影下交融的人、物、環境,被凝視被欣賞,個人偏見,我不太喜歡整房子都是嵌在牆裏的嵌燈、間接照明,雖然光線可以設計的很美,可是本來可以更勝藝術品的美麗的燈,哪兒去了?話雖如此,現在住的地方,經濟考量還不是留著以前屋主那幾盞我不是很喜歡的頂燈,只有換了一些燈泡,頂多再多加了立燈,改變光源光線,盡使其柔和些。但誠實地說,對燈和椅子我有逐漸沈淪的賞玩慾望。

維諾潘頓(Verner Panton)丹麥人,在當時丹麥首席建築師兼設計師Arne Jacobsen下面工作,深獲啟發(駐1)。後來潘頓賣了為襯衫設計的一項專利,買了部訂製福斯箱型車,駕著這部行動製圖工作室,巡遊歐洲列國,摸索出他的設計理念,並向眾人推銷。那個時候的丹麥在世界家具領域,居領先地位,但風格仍以傳統柚木製家具為主,在1955年,Fritz Hansen首次生產潘頓設計的單身漢椅(bachelor Chair)和Tivoli Chair,尤其單身漢椅不是木頭產品,以金屬和皮革搭配,頂多是皮色像木頭而已,受人爭議,但有有人誇讚它線條優美簡潔。

1959年,潘頓替他爸媽的餐廳設計了cone chair,被一位丹麥人賞識,幫他量產,但當1961年Mobilia雜誌幫這張椅子拍照時,潘頓叫了裸體模特兒坐在上面,讓宣傳演成了一個醜聞。甚至,cone chair在紐約也引起爭論,警方命令把椅子從櫥窗裡搬出來時,還吸引大量群眾圍觀。

潘頓至此,開始他奔放不羈的實驗精神,用色大膽充滿未來主義(當時看),並將自己的設計推上高峰,1967他創造了最有名的Pantion Chair,是當代第一個用單片塑膠材一體成形的懸臂式(cantilevered)椅。


潘頓椅,線條材質柔滑,性感又具科技感,是潘頓最為人知道代表作。你可以看得出來,潘頓真的很喜歡有模特兒坐在他設計的椅子上拍照,這樣可以凸顯他設計的耐人尋味。我在展場中看到一張一個女生坐在Cone Chair上的背影海報,覺得傾倒,因為那樣優雅的姿態,感覺是被那張椅子襯托出來的,這位設計師不止對椅子的舒適斤斤計較,也仔細揣摩人坐在上面可能呈現的美感經驗。潘頓還設計了系統家具、燈、織品、甚至是整個幻想空間(幻想地景),使人分不清天花板、牆與地面的分際。


七零年代,潘頓漸失地位,因為後越戰時代,時代的氣氛趨向挖苦嘲弄,與潘頓生動大膽的樂觀風格不同,但這個對實驗不改其志的設計師,最終還是又被重新發現,首先是有人選了1964年潘頓的貝殼燈作品來討論;而1994年IKEA量產潘頓的Vilbert Chair,更暗示潘頓復興時代來臨,1995英國的Vogue雜誌封面就選了裸身的Kate Moss(那個英國超級模特兒)坐在Panton Chair上面的照片(對照之前的事件,時代變了)。

1998,潘頓在為他製作的個人展覽Verner Panton: Light and Colour開幕的前12天過世。

這次在台中TADA的潘頓展,其實只佔了廢棄酒場的一個生產線的展區,十分的小,可是十分精彩,讓我待在裡頭走了好幾遍。或許潘頓是個瘋狂的人,充滿對顏色和幾何簡潔的偏執,當時代的人初看他的作品可能會覺得有點超過,但隨時間遞移洗鍊,美學的眼光也被馴服了,現在他的作品,在我們看來早已不驚駭,但仍是誇張中又帶優雅。

攝影:Selene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