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 28, 2013

data vs. land

最近有兩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, 由於這兩則新聞的對比太強烈, 因此有了一點小小的感觸, 我想把這感觸記錄下來, 兩年之後再來檢視, 確認我自己是否危言聳聽

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2/8055688.shtml
第一則新聞是亞馬遜投資過猛意外虧損, 雖然當天股價下跌不少, 不過沒兩天又漲回來, 還繼續創新高

http://money.udn.com/house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414&f_SUB_ID=4056&f_ART_ID=294278
第二則新聞是皇翔的豪宅投資精準, 每賣一戶可貢獻該公司每股一圓


過去這幾年中, 世界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。亞洲地區的富豪拼了命炒房, 房價屢創新高, 賺到不行。然而美國大型網路公司拼了命蓋資料中心, 資料越多的公司股價越高, 即便像亞馬遜從開公司到現在只賺了沒多少錢, 市值從來沒有掉過太多。谷歌可以免費給你一切好用的服務,但只要求可以擁有你的資料。


土地和資料這兩種資產到底哪一個比較有價值,似乎東西方有截然不同的見解。土地的價值可以理解,就是不可再生性。但是虛無縹緲的資料到底有甚麼價值,就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,會不會又是另一場泡沫呢?


在這個行業待久了,自然有一點敏感,有一些工作沒有足夠的資訊是很難做得好,而資訊的來源就是資料。傳統上,也許是沒幾年之前,資訊的提供的工作是經由訓練有素的專家提供"洞見"(insight),專家不一定有足夠的資料,但是專家的經驗可以協助企業快速掌握重點。因此專家是過去企業經營的關鍵資產。


但隨著電腦硬體的持續進步,資料蒐集門檻降低,再加上機器學習演算法持續進步,漸漸的只要擁有資料,電腦可以一瞬間協助人類從海量資料中,挖出有統計意義的"洞見",如果搭配一個好的系統,那麼企業的經營者便可以以非常有效率的方式,完成一個企業的決策,任務,並直接執行。


於是,我們看到所謂的股市程式交易,搭配適當的模型,只要一看到企業財報,便可以立即以自然語言處理分析優缺算出預估股價,立刻買賣下單,即便是套利,只要給出公式,便可在瞬間累積財富。


我們也看到所謂供應鏈管理,藉由大量資料分析與供應商的元件價格,算出各個供應商應給出的元件量,終端廠商不需負擔庫存,享受最終產品的大量利潤,元件供應商享受的利潤讓他吃不飽也長不大,只能永遠為終端廠商服務。


還有無數的網路服務公司,提供服務讓你從交友聊天找路到翻譯無所不包,通通免費,但是當你使用這些服務,你的一舉一動都被分析,網路服務可以找到你的需求,賣東西給你。同時由於網路服務直接可以直接蒐集到消費者的反應,因此決定要不要做某個設計或功能的改變不需要分析,直接拿消費者來實驗就好,精準無比。


當賣種子的公司掌握種子的銷量與產量,加入適當的氣候模型,就可以順便玩玩大宗商品期貨。當可口可樂知道產品的銷量,加入適當的健康模型,便可以順便投資糖尿病公司,反正糖加多少只有他知道。。。這兩個例子只是隨便發想,但是否已經是現在進行式?


我無法了解資料真正的價值,但我知道資料運用方法無窮,唯一的限制條件只有人的想像力。我相信有一天,消費者的食衣住行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下來,並且模型化,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,你我都是大型資料公司運作的一筆資料,一個帶有某種特性的人,會買某一類的產品。只要這些人還持續工作賺得到錢,這些人就會持續對該公司帶來價值。當然,經濟戰爭的重點就是不可以讓消費者真的掛掉,否則誰來消費呢? 當然如何不讓消費者掛掉或造反也是會被模型化。
(英法聯軍絕對有殺光中國人的實力,但殺光中國人誰來消費鴉片?)


然而資料的優勢有個神奇的特性,就是資料不易帶走。幾百年來工業革命的來源是知識,知識可以傳遞,可以帶得走,三十年前的台灣靠幾個勇敢的工程師從美國帶回寶貴的知識,建立起一個產業。但是我相信即便現在谷歌將搜尋演算法的代碼公開,也不會有第二個谷歌。然而谷歌卻可以做硬體,谷歌做硬體不需要賺錢,只是要確保資料的來源不要又搞出第三方加以攔截,但是靠做硬體賺錢的公司可能就要小心了。。


有人說台灣搞房地產十年,可能會讓經濟倒退30年。好像是危言聳聽,不過我覺得可能會更慘,這十年中你的競爭對手已經到了另一個場域,累積了無數的資料,並將資料用在各種可以領域擠出中間大部份的價值,但是台灣的資金卻進了房地產,讓租金報酬率降到1~2%,這是好的投資嗎?


行文自此,覺得有點感傷。讓我感傷的是,社會的崩潰或興盛,真的取決於幾個真正具有資源有權力的人,只要這些人有足夠的高瞻遠矚,痛定思痛不要讓經濟走偏,那麼社會就會興盛,如果這幾個人目光如豆不敢大破大立的改革,姑息錯誤的道路,那麼社會的崩潰大概也不會太遠。美國也曾經搞過房地產,搞到全世界一起遭殃,但重新掌握重點,也再度掌握極為重要的資產。但我們有失敗的權利嗎?



2013/7/27

1 則留言:

Shirley 提到...

很喜歡你這篇文章,兩年後再來看。